栏目导航
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 >  新闻资讯  >  寻人新闻

外迁婴儿超过千人,寻亲犹如大海捞针,希望通过网络搭建平台
更新时间:2015-11-01 16:24:41   来源:58寻人网   已浏览: 打印本页

张贴寻亲资料。 记者 任溢斌 摄“我迁移证上的名字是范锡钧,1955年8月出生,是从横港前往郑州的。 ”“我可能是1960年出生的,郑州火车站站台服务员领养了我。”昨天下午,看到记者来到寻亲会现场,寻亲团的不少团员将自己的资料递了过来。外迁婴儿超过千人寻亲团的黄新民是记者的老熟人。 2003年,黄新民第一次来通寻亲,只用了7小时就找到了亲生母亲。黄新民说:“我是幸运的。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亲生父母在什么地方,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。 ”黄新民经常组织寻亲团来通寻亲,目前已有10多人找到了亲人。根据市社会福利院提供的资料,1956年以来,从南通市福利院迁往外地的婴儿超过1000人,其中迁往郑州超过800人。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我国曾连续3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,许多家庭生活困难,不得不遗弃初生的婴儿。另外,无计划生育、重男轻女思想也是出现大量弃婴的重要原因。据福利院老员工回忆,那时福利院每天都要收容二三十名弃婴。为减轻当地福利机构的负担,国家民政部门与内地一些城市的民政部门联系,把部分弃婴陆续运往河南、山东及东北,由当地民政部门联系收养人抚养。黄新民介绍,这次寻亲活动得到了如东志愿者季小强、季小刚的帮助,总人数超过了70人,分别在如东和南通市区举行了一场寻亲会。寻亲犹如大海捞针志愿者前期通过电视台打字幕、发微博等方式进行了宣传,不过,来参加寻亲会的本市群众数量有限。一些人翻看资料,认认脸,发现对不上号就离开了。寻亲团不少成员也因为找不到亲人感到失望。王绮文是1957年在郑州火车站被养父母领养的。王绮文说:“我小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,但是养父母对我很好,所以我一直把寻亲的想法藏在心底。直到他们都去世了才来南通。 ”王绮文通过当时的迁移证在市福利院查询,查到是1957年7月1日由狼山镇(现狼山镇街道)被送到福利院的,当时登记的名字叫“国华”。王绮文这两天去了两次狼山镇街道,并找到了当年的镇干部。“他们很热情,老人家的女儿还带着我找了好几个社区。虽然没有结果,但我仍然很感谢他们。 ”来自河北的李中华第一次来通寻亲,他是1959年被集体送往石家庄近300个婴儿中的一个。 10日上午,他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南通市福利院寻找资料,发现葛汉均为寻找哥哥登记的信息与自己的情况比较像,当即与他取得联系。葛汉均本有3个哥哥,因为当时家庭比较困难,父母将1958年下半年出生的老三送到福利院。“你跟我的一个堂哥长得非常像。”葛汉均看到李中华第一眼就很激动,在寻亲团见面会上,双方一见如故。为了进一步确认,葛汉均将自己的血液留给李中华带回河北做DNA测试。李中华说:“如果鉴定确认了,我这颗心也能放下了。如果没能确认,我们也是朋友,相互勉励寻亲的脚步不会断。 ”希望通过网络搭建平台“我这次来如东寻亲,已经是第六次了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我的亲生父母,毕竟他们给了我一条生命! ”说这话时,田喜梅热泪盈眶。田喜梅1962年5月28日出生,当年6月10日,由如东县民政局送往南通育婴堂(现福利院),1963年7月被郑州的养父母抱养。2008年,她从大河报上看到寻亲报道,便向养母打听自己的身世。“养母告诉我,当时她来南通抱养时,我手牌上有‘勇樊’两个字。 ”这几年田喜梅跑了丰利、掘港等乡镇,线索不少,找了几家,但始终没有对上号。季小强介绍,前不久,他们在河南焦作帮如东老乡找到了49年未见面的叔叔。他坦言,寻亲成功的毕竟是少数。“因为种种原因,寻亲者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,经常找着找着,线索就断了。 ”季小强兄弟准备按照收养年龄段建立若干个QQ群,让寻亲者先通过网络交流,一旦发现信息吻合再进一步联系,这样也大大减少了寻亲成本。季小强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现场不少寻亲者的支持。来自河南三门峡的寻亲者刘玉说:“南通是我们的根。我们中大部分人生活美满,我们别无所求,只想圆一个寻根梦。希望南通市民能多为我们提供线索,让寻亲团更多的成员能早日和亲生父母、兄弟姐妹见面。 ”
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! 请点击下面的“分享”按钮,将此找人寻人的寻人启事信息扩散到全国各地,或许您的一次举手之劳就会促成一个家庭团圆!再次感谢您的善举,好人有好报!
我要找人:
    • 帮助中心
    • 点击排行
    • 部分成功案例
  • 发布找人寻人启事信息